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全草类 > 茵陈
编号:10366965
清热利湿退黄疸汤方____茵陈蒿汤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4年2月19日 中药在线
     [出处]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

    [组成]茵陈六两(18g),栀子十四枚(9g),大黄二两(6g)。

    [用法]上三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茵陈,减六升,内二味,煮取三升,去滓,分三服。

    [功用]清热利湿、退黄疸。

    [主治]湿热黄疸。一身面目俱黄,黄色鲜明,腹微满,口中渴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脉沉数等。

    [方解]黄疸有阴、阳之分,阳黄责之于湿热,阴黄责之于寒湿。本方为治湿热黄疸之主方,《伤寒论》用治瘀热发黄,《金匮要略》用治谷疸,其病因皆缘于湿热交蒸,热不得外越,湿不得下泄,湿邪与瘀热郁蒸于肌肤,故而一身面目俱黄,小便不利。治宜清热利湿,逐瘀退黄。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,以其善能热利湿退黄,为黄疸之主药。臣以栀子清热降火,通利三焦,引湿热自小便而出。佐以大黄泻热逐瘀,通利大便,导瘀热由大梗而下。三药合用,以利湿与泄热相伍,使二便通利,前后分消,湿热得行,瘀热得下,则黄疸自退。黄疸之发生与消退,和小便通利与否有密切关系。《金匮要略》云:“脉沉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,皆发黄。”本方后注云:“小便当利 ,尿如皂角汁状,色正赤,一宿腹减,黄从小便去也。”从而说明小便不利,则湿热无从分消,故郁蒸发黄;小便通利,则湿热得以下泄,而黄疸自退。

    [运用]

    1、本方善能清热利湿退黄,乃治疗阳黄最为得效之方。以一身面目俱黄,黄色鲜明,舌苔黄腻,脉沉数为证治要点。不论有无腹满及大便秘结与否,均可使用。

    2、湿热黄疸又有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的区别,若湿多者,加茯苓、泽泻、猪苓以利水渗湿;热多者,加黄柏、龙胆草等以清热祛湿;若胁痛者,可加柴胡、川楝以疏肝理气。

    3、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、胆囊炎、胆石症、钩端螺旋体病等的引起的黄疸,属湿热内蕴者。

    [附方]:

    1、栀子柏皮汤(《伤寒论》)栀子十六枚(9g),甘草一两,炙(3g),黄柏二两(6g)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分温再服。功用:清热利湿。主治:伤寒身热发黄。

    2、茵陈四逆汤(《卫生宝鉴》)干姜一两半(6g),甘草炙,二两(6g),附子炮,一枚(9g)去皮,破八片,茵陈六两(18g)水煎凉服。功用:温用助阳,利湿退黄。主治:阴黄。黄色晦暗,皮肤冷,背恶寒,手足不温,身体沉重,神倦食少,脉紧细或沉细无力。

    茵陈蒿汤与栀子柏皮汤均能清热利湿,而治湿热黄疸,前者茵陈配以栀子,清热利湿并重,故主治湿热俱盛之黄疸;后者栀子伍以黄柏,清热之力大于利湿,故适用于热重于湿之黄疸。茵陈四逆汤则茵陈与附子、干姜合用,而温阳利湿退黄,故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